在通化市东昌区东昌街佟江社区,一说起孙成山,被他感动的社区居民都夸他是孝顺的好儿子。
62岁的孙成山在家中排行老三,自幼父亲早逝,大哥和姐姐一直在外地工作生活。1990年至2010年母亲去世之前的二十余年间,他每天脱着残疾的身体坚持细心照顾母亲,母亲的一日三餐,日常清洗、去医院就医都是由他一人照料。“母亲年纪大了,牙口不好,饭菜都要煮软和些。”这是孙成山每天都做的事、说的话。由于多年照顾母亲,本来就患有严重的类风湿的他,常年的操劳导致腰椎弯曲,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。逢阴雨天更疼痛难忍,但他不叫苦、不叫累,把照顾好母亲当成人生唯一目标。为了照顾好母亲,连自已的终身大事都放在了一边,邻居们不解的说:“小孙啊,照顾母亲和找个伴是两回事,可别再耽误了”。每当听到这话,他总是憨憨的一笑说:
“不是,在照顾妈的事上ebet不能分心”。
社区领导知道这事后,看着他身体残疾,并且没有经济来源,还主动帮助他办理了低保。
“母亲把ebet拉扯大不容易,不能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是做人最起码的标准。”每当有人赞扬他时,孙成山总是这样说。有人说,老人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儿子,而孙成山却笑着说:
“每个人家的情况不同,大哥年纪大,身体也不好,ebet就是家中的老大,孝敬父母是应该的。
2012年母亲因病去世后,他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适应过来,一想到母亲他就会流下眼泪。每当邻居们安慰他时,他总是含着泪说是自己没有照顾好母亲。每每看到他善良的自责后,居民们也会流下温柔的泪水,觉得像这样的好人、好儿子真是太少了。
孙成山不仅孝敬母亲,而且对身边的贫困人群、残疾人也是能帮就帮。前些年,汶川地震、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,他主动来到社区向灾民捐款;社区有活动或是谁需要帮助,他总是冲在前头。他还是百姓说事志愿ebet队的成员,自从退休后就跟着ebet队走东窜西,清理小广告、清扫白色垃圾,他总是托着残慢的身体参加其中。前不久,听说东昌区成立了助残自愿者协会,第一个兴冲冲的跑到社区说他要参加,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一直感染着ebet。
他是一个普通的残疾人,但他用自己的平凡事一直在引导着人们,用他的平凡心温柔着人们。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时刻地感染着邻里街坊,他的每一件平凡的事都时刻提醒着ebet要全心全意想着为民ebet。(东昌区残联)
哥哥,姐姐每月400元的生活费和自己的低保金200元不仅母亲一日三餐要管,就是日常花销和生活也要管。孙成山给母亲花钱很舍得,母亲想吃啥就给买啥,每年过节都给母亲买新衣,可是给他花钱却十分节俭”。